信息公开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基本信息>>学院发展规划>>正文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6年01月18日 04:23  点击:[]

 

 

“十二五”期间是学院巩固“十一五”建设发展成就,强化示范院校优势、固化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办学体制与机制、拓展办学形式和空间、推进一流职业大学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为了服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强省战略,主动适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对杨凌示范区的批复精神,实现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大学的奋斗目标,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立足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建设发展的主要成就及经验

(一)“十一五”期间学院建设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技能人才需求扩大、科教兴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基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等机遇,团结广大教职工,勤奋工作,开拓进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实施,深化校企校县合作,强化内涵建设,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实现了办学规模和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办学理念和高职教育思想、办学规模和基本条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都得到显著改观,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学院被评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先后获得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诸多荣誉称号,实现了“十一五”发展总体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高职办学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等活动,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树立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高职办学理念,形成了“规模、质量、效益统筹协调发展”的高职教育发展观,建立了适应陕西经济发展形势、贴近学院办学现状的高职教育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确定了“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大学”的发展载体和目标,实践科学发展观成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2.示范院校建设成效显著。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完成了1.2亿元的建设任务。构建形成了以国家级重点专业为龙头,以省级重点专业、院级重点专业建设为支撑的三级专业建设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建立了校内、外结合,具有职业训练平台、教学科研平台、技术交流和社会服务平台于一体的实训体系;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体系;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到“十一五”末,累计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院级精品课程8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75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专业设置数从43个发展到62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重点和教改试点专业6个,院级重点专业4个。全日制在校生从10860名发展到15800名,成人教育注册学生1218名,累计培训55262人次。

3.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形成了适应专业特点的“情境化模块式”、“231”模式、“合格+特长”、“季节分段、工学结合”等10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吸收了德国、澳大利亚、香港等职业教育有益经验,构建了以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或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和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和岗位需求,顶岗实习全面实施;建立了稳定、面宽、质优、高效的毕业生就业网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经验典型高校。

4.建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与省内外106个县(局)、1017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与专业相对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63个,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技能培训型、实验实训型、顶岗实习型、就业基地型5种互惠合作模式和“专业为纽带,院系抓实施,县乡做协调,需求为基础,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四方受益”的互惠合作机制,形成了“百县千企搭台,工学结合唱戏,全员参与推动,爱心强化责任”的工作运行机制。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教师社会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平台基本建立。

5.师资队伍建设成绩突出。紧贴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引、聘、培、奖、管并举,建立了师资队伍补充、淘汰、晋级、奖惩、考评的长效机制,建立了规范的专兼职教师管理档案。以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创评活动为载体,营造了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以专业带头人和“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以青年教师实践锻炼为抓手,以兼职教师聘任、管理为补充,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十一五”期间,教师下基层、企业实践锻炼390人次,赴国外、国内进修培训360人次,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涌现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职教名师11名,省级师德标兵3名,院级教学能手28名。教师在各类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47篇(其中核心期刊353篇),比“十五”增加107篇;主(参)编教材327种(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5种),比“十五”增加149种。培养专业带头人41名,引进(外聘)专业带头人8名,引进硕士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4名,聘请客座教授9名。目前,专任教师数量从421名增加到510名,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122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从154名增加到310名,硕士、博士学历教师从28名增加到170名,外聘和兼职教师从68名增加到307名。

6.科研推广和社会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学院坚持走“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之路,彬县、凤县、杨凌三个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典型示范基地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性、科技包村型、专家大院型和企业带动型五种农业高职院校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中职骨干师资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人人技能工程”培训、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培训、农综世行农民培训、合作企业岗位培训等6种类型的短期培训有声有色,成为学院社会服务的新亮点。“十一五”期间,育成新品种3项,取得专利2项。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9项,新增科研经费665.6万元,比“十五”末翻一番。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7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厅局级一等奖5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学院科研项目、经费、奖项及教研项目、成果等多年来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相继建成6个省级培训基地,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社会服务机制基本形成。

7.体制机制创新有所突破。机构设置、系部调整、干部民主选拔有序推进。实施了以精简机关,压缩编制,充实教学一线,强化管理为主线的机构改革,使院机关部门减少2个,改制成立了6个二级学院,教学院系部达15个;实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分类管理和设置非领导职务序列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教学管理服务一线干部得到加强,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得到显著提高。科学决策、民主监督、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全员参与重点工作机制、院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应急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引进社会资源参与办学实现突破。

8.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新增固定资产 2.2亿元,校园占地面积扩大175亩,建筑面积增加14m2,图书和视频资源增加25万册、1.1GB。新建校内实训中心15个、校外实训基地163个,新增实验实训面积1.1m2,新增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700万元8300余台(套)新增职业技能鉴定机构3个,可鉴定工种达到176个。教学、生活、运动、文化活动设施得到根本改观。修订完善了校园建设规划,校园配套设施更加科学合理。

9.集团化办学有了新突破。学院联合70余家涉农职业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牵头组建成立了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探索整合学院和社会资源,发挥校企各自优势,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为合作办学、内涵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0.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新拓展。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与国外知名院校交流合作。“十一五”期间,先后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高等院校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其中,与英国威根雷学院合作开展了课程合作项目,2个专业国际课程合作运行良好;与澳大利亚爱迪斯科文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大学等7个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派出学习、合作培训教师200多人次;派出留学生5名,成立了国际学院,基本形成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11.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了以 “创一流、建示范” 为 主题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科学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努力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大学”载体为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党组织党员中开展了以“讲奉献,谋发展,建示范,创一流”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骨干、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开展了作风、教风、学风教育活动,和谐校园、学习型组织、节约型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成果显著,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载体丰富,形式多样,切合实际,为中心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持和巩固了省级文明校园建设成果。

对照“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学院在各级部门的有效指导下,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广大教职工的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紧紧抓住创建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千载良机,圆满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目标,超额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实现了进入全国高职院校先进行列的宏伟目标,为“十二五”期间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回顾学院“十一五”建设发展历程,取得的主要经验可以归纳为: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事业发展的先导。任何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都涉及到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涉及到提高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涉及到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只有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高职教育思想大讨论,才能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办学事业大发展。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教职工是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学生是学校存在的价值。要以满足师生的全面需求、增加师生的选择机会和选择自由为出发点,提高师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以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制度建设、积极营造外部发展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基本措施,不断增强事业发展的动力。

三是规模和质量相统一是事业发展的原则。树立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稳扩规模,在扩大规模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

四是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既要做好常规工作,又要培养特色和优势,与时俱进,随时抢抓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扩大发展成果,实现重大跨越。

五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关键。改革是学校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示范高职建设的灵魂。发展是改革的目标,而稳定的教学秩序是改革顺利进行和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要以改革促进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在稳定中又快又好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学院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学院“十二五”建设发展面临的机遇

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对高职教育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将高职院校经费纳入了公共财政,从外部环境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1-2020)》的颁布实施为学院加快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高等教育理顺体制、分类管理等重大改革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动力;社会、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开始转向以技能型人才为主,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陕西省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意见、陕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学院调整专业、突出特色提供了良机。特别是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但为高技能人才市场提供了旺盛的需求,而且为发展高职教育提供了坚强的财政支撑,生均拨款标准的实施,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经费支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杨凌次核心城市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更大的空间;国家对农、林、水等行业的政策倾斜支持为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的内涵建设提供了保障;陕西被确定为集团化办学试点,为学院依托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举校企合作之旗,走工学结合之路,扩大与丰富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成果和内涵提供了坚强后盾;国家进一步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陕西建设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也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从内部现状看,学院良好的办学条件、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是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成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有更好地强化自身,充分发挥辐射、示范、引领陕西乃至全国高职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成为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为探索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企业、行业、学校联合办学机制提供了便利,为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提供了机遇;学院示范院校建设的显性成果以及在示范院校建设中所积聚的外部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百县千企联姻工程的顺利实施及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迎接新一轮办学水平评估、实施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推进百县千企联姻工程过程中所凝聚的师生向心力和锤炼形成的干部队伍,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深化改革、再创辉煌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二)学院“十二五”建设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已进入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型期,但社会认可度偏低、经费紧张、质量不高仍然是制约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我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职教育发展极不均衡,仍然存在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办学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与其担负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高职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相对滞后,在全国大约处于十六、七位,影响到我省由教育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转变。面对我省适学人口持续降低,普通高中教育不普及,生源分流不尽合理,招生竞争加剧以及即将实施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我们深感挑战性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从学院自身条件分析,仍然存在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需要,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教育教学改革没有实质性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老化,课程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仍然存在;主干专业与全省产业发展及经济转型结合不够紧密,办学特色不强;管理队伍、后勤队伍、师资队伍的数量、素质、结构仍不能满足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不很高、竞争力不很强;科研团队水平不高,高层次科研项目欠缺,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些问题为学院“十二五”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教育方针和中省一系列会议精神,不断深化“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现代大学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纽带;以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及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为多功能平台,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推进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融合与协调发展;以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多层次、优结构、互通式科学体系,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使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协调发展,实现规模与质量相统一,结构与效益相协调,培养与需求相适应:强化思政教育、文化引领技能人才培养的作用;根据行业不同需求和生源不同特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概括为“44369”。

44369发展思路”指:紧紧抓好招生、教学、管理和就业4个关键环节,遵循好社会、市场和教育3大规律,整合利用好校内、外和国外3类教育资源,把握好规模、质量和效益3个关系,组织好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与培训教育、国际合作教育3路协进,科学实施好6大工程和9大项目,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示范院校建设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为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大学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6大工程包括:推进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探索集团化办学,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人力资源优势为建设一流职业大学提供坚强支撑;实施“四风”建设创先争优工程,努力形成一流职业大学的良好校风;实施文明校园创建工程,营造和谐民主、健康有序的发展新环境;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程,提高毕业生社会竞争力。9大项目包括: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建设改革项目;百名专家(教授)进校园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项目;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基地建设项目;陕西省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建设项目;杨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项目;文化校园建设项目。

四、“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立足学院“十一五”发展成就和示范院校建设成果,通过实施“示验后”建设和内涵提升发展战略,“稳扩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升质量,使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达到国内一流;通过科学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政校企深度合作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强化党员、管理、教师、思想政治和后勤五支队伍建设,实现人才强校战略在办学实践中的新突破;通过教育理念更新和人才需求调研,形成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国际合作教育三路协进的办学新格局;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校园文化和推进党的建设,构建一流的办学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到2015年,把学院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专业结构优良、学制层次灵活多样、综合实力领先、教育质量过硬、示范作用明显的国内一流名牌职业大学。

(二)具体发展目标

1.学校定位

——目标定位:特色鲜明、理念先进、管理规范、实力领先、国内一流。

——学校类型: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层次:全力办好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为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服务面向: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

——教育形式: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与成人培训、国际合作教育协调并进;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专业门类:以水利水电类、土建类、交通运输类为优势专业,以农林类、生物类专业为特色专业,以机电电子类、能源化工类、管理服务类为重点发展培育类专业,形成构架合理、层级鲜明、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2.办学规模

全院在册学生达到2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8万人,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规模达到2000人,继续教育年培训3万人次,国际合作教育在读学生达到500人。

3.专业建设

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58个;加大新专业开发力度,每年新增专业12个;新增省级重点专业68个;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810门。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实训基地23个,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实训基地35个。

4.师资队伍

2015年,生师比16:1,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5%以上,“双师”素质教师95%以上;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500名;新增国家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35个;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2名,省级教学名师68名。

5.科研工作

年到位科研推广经费以70万元为基数,每年递增20%5年总经费达到600万元。年技术服务收入不低于300万元。五年争取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推广项目58个;新增产学研基地35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项58项,科研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科技成果转化超过1500万元。发表科技论文1200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0篇以上。

6.办学条件

累计投资3.2亿元,新增校园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改扩建实训基地16万平方米,新增校园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万,图书和视频资源增加20万册、1GB

7.校园文化建设

建成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奠定基础。

五、“十二五”期间学院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聚合资源,内联外引,创新办学体制与机制。

——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多功能平台,加强与合作县(区)政府部门、企业的密切联系,以专业为纽带,以双赢为目标,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宗旨,推进工学结合、校企校政深度合作,探索联合办学、合作开办专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合作科研技术攻关、合作双向培育人才的有效机制与体制。

——依托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加强与涉农职业院校、涉农企业的密切联系,以联合培养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重点,以优势互补为目的,以理事会为载体,探索高职与中职、专业与企业(行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尝试与中职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的改革试点,实现集团化办学的突破,形成合作内容全方位、合作环节全过程、合作形式多样化、合作层次高水平的长效合作机制。

——依托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积极争取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促成学院由省教育厅与财政厅、科技厅、杨凌示范区联合共建,赢得全方位支持与资助;继续深化推进教育厅与省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对学院的合作办学,以项目为载体,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运行机制探索为切入点,开创“七厅一区”与学院联合共建、合作办学的新格局,建设集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开发经营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探索职业教育改革新体制、机制。

(二)以市场为基准,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调整专业布局

——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凸显专业特色。按照“调整改革,前瞻布局;突出优势,加强重点;凸显亮点,打造品牌”的思路,坚持融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工学结合和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教育规律,以培养服务陕西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围绕陕西“十二五”重点建设水利、交通、建筑等民生工程,加快对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土建类专业群的调整改革,建设发展优势专业;围绕陕西关中“稳粮、优果”,陕北“能源化工”,陕南“茶、菌、中药”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融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整合课程内容,加快农林类、生物类、中药类等特色专业建设;围绕关-天经济区发展、关中高新技术区域密集的实际,重点建设机电电子类、能源化工类、管理服务类重点培育专业群,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的专业建设发展格局。

——加强专业的调研与论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学院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围绕我省重点发展高技术、国防科技、能源化工、果业、畜牧业和旅游等六大特色产业的战略思路,紧贴行业,瞄准产业,围绕企业,开办1012个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市场紧缺专业。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严格市场调研、专家论证、综合平衡等开办程序,满足每个开办专业有20家紧密合作型企业支撑的基本要求。加强对新专业的重点培育,从专业带头人选聘、骨干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锻炼、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实训条件及管理手段等方面予以重点建设,缩短新专业的成长适应期,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

——调整改造老专业,推进专业改革。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的思路,加快专业调整与改造,深化专业改革。结合“高等性”、“职业性”和“区域性”的原则,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对与陕西经济发展贴合度不高、设施陈旧、生源短缺、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要转型或停办。对社会需求旺盛,但招生不理想的专业要加大宣传力度,整体策划,重点包装,扩大声誉,提高知名度。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基本形成多途经、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要紧贴行业需求,结合职业标准,整合教学资源,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构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市场需求、质量反馈、就业状况信息发布平台,完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动态协调机制,促进专业建设与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调整改造专业1015个。

——推动名牌专业建设,示范带动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紧紧依托行业、瞄准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实施三级重点专业创建、奖评活动,重点建设国家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68个、院级重点专业1520个,专业总数达到65个,使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专业建设体系更加完善,专业内涵质量明显提升。

(三)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启动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专项投资,确保效果。通过举办“教学质量活动月”,开展重点专业、示范实训基地创建活动,实施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展评活动,开展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创评活动,开展“教风、学风”建设,举办教学名师示范课讲坛等活动,充实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内容,丰富载体,保障效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按照“贴近行业、围绕专业、面向职业、服务就业”的原则,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不断完善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体制与机制。深化、完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灵活学制、不同生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对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针对中职生源不断增加的趋势,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增强针对性,突出特殊性,体现实效性。面向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化吸收,为我所用,形成特色,示范推广。积极探索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使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完善顶岗实习制度,校企双向管理,加强并规范实习管理程序和考核评价办法。注重从顶层设计模式,贴近专业特点,德育为先,突出技能,工学结合,对接市场,形成符合学院实际,具有高职特色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紧密结合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整合课程资源,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授课方式,推进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建立校企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和教材的新机制,形成开发、使用、评价、完善改革的有机机制。加强优质核心课程网站建设,积极开展说课、评课、示范公开课活动。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采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积极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依托企业研发适应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实现教材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810门;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60门、工学结合精品课程30门,编写特色教材30种,与全国同类院校实现资源共享。

——加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按照“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的原则,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实习基地的新模式;着力于“资源有效整合、制度规范科学、机制健全灵活,运行畅通高效,功能齐备强大”的建设目标,构建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体系,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验实训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院、系、实验实训室三级实践性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培训提高、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院级实践性教学督查和督导员制度;推行实践性教学条件建设项目制管理,实施项目动态监控和追踪评价机制;创新实训基地企业化运行管理新模式,鼓励、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经营者的身份独立承担基地一部分生产经营项目,提高学生经营管理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软件条件建设,加大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力度;规范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编写、使用、评价管理;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新增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60个,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实训基地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实训基地35个、校级重点实验实训基地10个。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5亿元。

——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按照“标准明晰、内容丰富,知识新颖、利用率高”的建设原则,总结各级重点专业建设成果,吸纳国内外最新教学资源信息,与相关院校、企业合作开发建设共享型专业及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不断加强和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带动我院及相关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在全国相关高职院校中推广使用。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5个,院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810个,发挥示范院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发挥教学督导作用,完善教学督导员、学生、教师三级评教体系和质量反馈体系;改革考试考核办法,克服成绩与能力脱节的现象,试行教考分离、学分制改革,坚持“双证书”制度,提高教学效果;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制定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推进评价考核制度改革,探索企业、行业、用人单位等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教学日常管理,规范管理程序,创新管理手段,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质量;完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将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形成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贡献水平评价学校,专业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及学校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齐抓共建的质量评价机制。

(四)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程,推动招生就业工作。

——积极应对生源形势,强化招生工作。积极拓展渠道,创新思路,建立招生全员参与制、目标责任制和奖惩追究制;试行招生与分配制度挂钩,与干部考评挂钩,与专业建设发展挂钩;推行招生项目管理,明确任务,专项列支,项目考核,奖罚分明;拓宽招生渠道,将中职生源作为重要组成对象,构建互通式“立交桥”;丰富招生类别,稳步扩大单独招生、五年制等生源比例;加强招生宣传,分类包装,定向培养,提高声誉,扩大规模,确保各年度招生任务的圆满完成。

——强化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启动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程,改革就业指导课内容,保证课时,优选教师、教材,创新授课模式,推广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校友现身教学、名人讲座等模式;完善就业管理制度,实行就业重心下移,落实就业责任制;实行就业目标按专业分类管理,分级考评,落实奖惩措施;稳定就业率,提高专业对口率,建立就业质量考评及反馈制度;扩大就业网络,丰富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指标刚性化、就业任务全员化、就业信息网络化、就业面向社会化、就业重心基层化”的“五化”管理模式;从提高签约率、专业对口率、岗位稳定率入手,促进毕业生就业力,确保学院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加强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中加强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就业与创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必修课,保证创业教育课时;积极组织开发有关创业教育的教辅材料和多媒体资源,举办创业教育研讨与交流,收集学生创业教育的典型案例,为开展创业教育服务;通过案例剖析、典型介绍、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毕业生创业水平。依托杨凌现代农业科技创业园,借助示范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资助政策,重点建设省级创业实践基地1个,区级23个,争创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为全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提供示范、引领。

(五)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启动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按照理念领先、机制灵活、结构优化、激励有为的原则,坚持育人为本,着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实施知识技能更新计划;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施人才实践锻炼计划;坚持战略发展,着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实施团队建设计划。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构建以“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以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为支撑,以科研推广队伍、辅导员队伍、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亮点的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尚、业务精湛、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才队伍,为创建全国一流职业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试行校企“双带头人”制度;积极开展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创评活动;开设教学名师示范课讲坛,完善中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有效机制,开展教师职业能力培训和测试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竞赛,使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结构合理;建立专业带头人动态管理制度、“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制度、教师实践技能轮训制度、教师校内实践技能考级制度、“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制度、兼职教师教学方法培训制度;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平台,启动实施“百名专家(教授)进校园”项目,充实兼职教师队伍。通过“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团队建设,构建形成富有学院特色的院(系)级、学院级、省级、国家级“四级”教学团队,推动我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2015年,生师比达到16:1,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5%,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数达到60%以上;专业带头人达到70名、骨干教师达到300名;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500名;使每个专业至少有校内1名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企业1名带头人,有4名以上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中专兼职教师之比达到11,基本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承担的机制。建成15个左右的学院级教学团队、35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引进培养专业带头人30名、骨干教师100名,组织300人次中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100人次的教师到国内外参加进修培训;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2名,省级教学名师68名,院级教学名师30名;继续加大各专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和管理,各专业实现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

——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建设。制定行政管理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建设规划,明确编制,分类管理。建立人员增补淘汰、培训学习、考核评职、选拔任用、奖惩激励的有效机制,不断优化管理队伍结构,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和后勤服务水平;实施管理岗位校内非领导职务和职称序列制和后勤服务岗位技能等级制,建立岗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完善人事代理制、聘任制,创新人员淘汰补充机制,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形成一支精干高效、德才兼备、勤奋敬业的管理队伍和乐于奉献、勤于服务、保障有力的后勤服务队伍。

——加强科研技术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宗旨,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抓手,以增强校企合作能力为目标,制定科研技术队伍建设规划,实行项目制管理体制,鼓励教师跨院系、跨专业组建科研团队,鼓励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努力建成一批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科研创新团队。建立辅导员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准入制度,完善辅导员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职称评审细则,切实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过硬的实践技能;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稳定、充实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形成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辅导员队伍和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辅队伍。

——建立人才使用与考核新机制,形成激励竞争的良好氛围。制定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办法,坚持“按需设岗、公开竞争、择优聘用、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岗位管理和全员聘用制度,转换用人机制,优化人员结构,整合人力资源,凝聚优秀人才。根据教师队伍、管理队伍、辅导员队伍、教辅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的不同岗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设立院内管理岗位非领导职务和职称序列,建立岗位分类管理、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及约束体制机制,实行管理岗位职务、职称静止分离、单项选择、定向发展的办法,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激发广大教职工在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在兼顾公平的同时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并坚持向一线教师、优秀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充分发挥分配机制的激励作用。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人才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以公平、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用人机制;努力改善人才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竟其功,达到人与事的系统优化。

(六)加强科研推广工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科研推广工作以服务陕西主导产业调整升级需求,切近生产一线需要为着力点,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构建精干务实的科研团队,加强科研成果推广和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树立学院科研推广品牌,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和科研单位为支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加强课题的组织申报。按照“立足专业、对口申报、联合攻关、全员参与”的原则,组建专业科研团队,重点申报国家及省级重大课题,提高课题层次及研究水平;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组织的课题申报,建立奖惩机制,扩大课题申报参与面,以总量促质量;建立科研课题资源库,分类指导,分级实施,优先安排成熟课题,重点扶持培育课题,有针对性的选择潜在课题。五年科研推广项目总数达到5060个,院内科研基金项目每年新增15项以上,其中重点项目8项。科研推广经费以70万元为基数,年递增20%,到“十二五”末,科研推广经费达到600万元。

——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提高成果转化能力。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建立“项目申报、管理、协调和推广”四位一体的科研工作体系,进一步明晰学院、职能部门与项目团队的职责,加强项目的日常监管与年度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与考评机制。重点做好现有科研平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工作,抓好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学院“三农”研究所的“孵化器”功能,聚合资源,成立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加快实用科技成果向生产一线转移,促进地方社会经济。以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为平台,鼓励校企之间加强教学和科研合作,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立科研推广人才库,加强入库人员的学习、培训与考核工作,建立优胜劣汰、奖优罚差的有效机制,培育一批在全省高职院校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拔尖人才,带动提升学院科研推广整体水平。到“十二五”末,力争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科研、发明专利3项,5年科技成果转化超过1500万元。发表科技论文12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0篇。

——加强基地建设,打造科研推广品牌。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密切合作,积极依托杨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支持教师参与园区项目建设,积极融入示范区科研推广体系,打造学院科技推广品牌;深化对彬县、凤县、杨凌三个产学研示范基地的管理与技术服务,加大资金注入和科技人员下派力度,促进产学研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学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彰显学院的科技示范效果,努力把彬县、凤县、杨凌三个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并以此为孵化器,新建由社会或行业推动,学校主体,校企共建的产学研基地3-5个。

——立足主导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立足杨凌示范区科技与产业优势,依托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借助杨凌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充分发挥学院的资源优势,面向陕西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形成集作物栽培、节水灌溉、苗木花卉繁育、畜牧养殖及疫病防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紧紧围绕生产一线技术难题,校政合作,校企联手,着力展开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科技推广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七)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创建绿色和谐校园。

按照“参考建标,适度超前,师生为本,持续发展”的原则,启动实施《校园基本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划分生活区、教学区、办公区、学生休读区、国际合作办学区及继续教育与培训区等区域,呈现 “布局合理、建筑新颖、容积协调、绿色人文”的大学校园建设格局,为学院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实现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在建项目的配套工程建设任务;对照国家对高校办学条件的要求,投入建设资金3.2亿元,新建学生公寓楼3栋,图书馆、体育馆、培训中心、留学生及外语教师公寓、青年教师公寓楼等各1栋,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扩建生物、生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和交通与测绘实验实训基地等项目,总建筑面积16平方米;改扩建校园混凝土道路10万平方米;改扩建三校区水电暖管网1万米,并力争接入杨凌公网;建成1万千伏安的配电专线;新增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万,图书和视频资源增加20万册、1GB

——推进学院绿化亮化工作,构建和谐美好家园。增加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3个学生主题休读公园,2个树木园,1个体育运动场,3个娱乐广场;增添校园人文景点10处;加大学院家属区域的绿化美化工作,增设休闲娱乐设施,添置体育健身器材,改扩建主干道路,增加行道景观树、绿地面积等。把学院建设成为文化品味浓厚、功能齐全、花草树木品种繁多,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一体的绿色和谐家园。

(八)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和社会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深化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扩大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办学自主权,在政策、经费、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市场化、多元化、多形式”的办学体制。整合学院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建立以学院宏观管理为主导,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管理为主体,各院系积极参与、分项实施为辅助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学院继续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与运行体制。进一步理顺明晰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与各院(系)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考核和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学院继续教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积极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强化内涵建设,提高继续教育和培训质量。巩固、扩大现有函授本科、专科、中专学历教育规模,多渠道拓宽继续教育功能与培训范围,加强与各地市中职学校合作办学,与各级县、乡政府、企业的合作培训,积极在省内各市县合理布设各类函授站、函授教学点和培训点,基本建立覆盖我省各地市、辐射西部地区的学院继续教育和培训网络体系,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办学规模;面向市场,把提高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作为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高学员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对继续教育的学习和研究,引导树立“送教上门、服务基层”的继续教育办学理念。不断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具有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构建继续教育与培训课程体系,增强继续教育的吸引力。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远程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更新教学模式,提高继续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严格规范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继续教育培训大楼,进一步改善我院继续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学生的教学食宿条件,促进学院继续教育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到2015年,使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册人数达到2000人以上。

——创新学院社会服务管理与运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学院各部门社会服务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成立以学院“三农”发展研究所为龙头、以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为支撑,以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为主体的社会服务培训管理工作机构,形成“归口管理、统一协调、职责明晰、利益共享”的社会服务工作管理运行机制,构建开放的行业培训、区域培训、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培训体系。积极争取,内联外引,在校内设立各种培训站(点),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服务,打造优质社会服务品牌。积极争取建立各级各类职业技能与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筹备成立陕西省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和杨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紧紧围绕生物工程、农业节水、良种繁育、农产品加工、果蔬花卉、畜禽良种、林果苗木等产业发展开展社会服务;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平台,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咨询服务周活动,不断扩大学院社会服务影响力;依托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为兄弟职业院校提供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师资培训的引导与支持,辐射带动陕西农业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依托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平台,建成融生产实训、社会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推广、大学生创业等试点工作;发挥学院师资、技术等资源优势,依托学院“三农”发展研究所和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平台,积极承揽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任务,推进陕西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蓝领工程”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岗前培训、“振兴计划”大学生后续教育培训。同时,积极与企业横向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指导、成果转让和推广应用等服务;充分发挥学院“彬县、凤县、杨凌三大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启动一批综合配套的科技研究项目,与地方政府联合攻关,设立“新农村建设科技大篷车”,着力解决农作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家禽饲养技术等基础实用难题,带动陕西农村经济发展,打造学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品牌;新建3-5个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三农”服务基地,每年新建23个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新增各类培训项目46项;每年完成中职师资培训120人、完成大学生后续教育培训300人。力争使各类培训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达到年培训人数不低于30000人次。

(九)实施文化校园建设项目,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启动实施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单位创建工作。制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推进学院CIS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工作,加强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学院形象识别标志建设。开展富有文化内涵与特色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节、专业技能比武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建设人文校园。以学院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四位一体”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继续保持和巩固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建成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单位,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统筹规划三校区校容校貌、文化环境的格局、格调,建成校史陈列馆、档案馆等文化设施,传承和发扬校园文化传统;建成能体现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广场及主干道路;启动实施“百名农科专家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培养师生崇尚科学、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进一步传承、创新我院校园文化特色,把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团队文化融入渗透到校园环境建设之中,营造“校园大职场”的校企文化氛围,打造高品位的“人文校园”,美化高质量的“绿色校园”。

——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氛围。开展“大学生文明行为竞赛月”活动,着力培养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设立校园“师德文明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良好教风。努力打造具有鲜明学院特色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为实现“十二五”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强化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树立新的办学观,正确的发展观,科学的人才观,推动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依法治校,制度育人,构建校企(校政)互动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规范和健全学院科学管理制度,完善招生、教学、资助、奖免、实习、就业、财务和资产等业务管理制度,有章必依,有法必循,努力推进学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提高学院管理水平。

——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强校园广播台建设。筹办校园电视台。开办学院电子校报。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核心网络升级,网络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以应用为驱动,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力推动新一代校园网络系统、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标准体系、应用支撑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等关键系统建设,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深化信息化应用,突出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学院信息化水平,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标准的“数字化校园”和“智慧型校园”。

(十)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十二五”期间,要以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以“四风”建设创先争优工程为载体,不断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促成才、以党建促和谐、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带团建,促管理、谋发展,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实施“四风”建设创先争优工程。实施以党风、作风、教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四风”建设创先争优工程。制定方案,明确职责,夯实任务,落实措施,强化监督,突出实效。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先争优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先导,以管理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经过教育同化、风尚认知、凝聚传承等阶段,树立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干部作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良好教风,建设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良好学风,形成具有鲜明特点、与全国一流职业大学相适应的优良校风。以加强党风建设,引领机关作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创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校风。孕育生机、增强活力,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

——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教化作用和组织作用,贯彻民主集中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运行机制。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努力把校、院系领导班子建成政治坚定、勤政廉政、熟悉业务、善于管理、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富有活力的坚强领导集体。

——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五个好”为目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在促进学院建设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各级党组织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满意度达到80%以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系部党政领导一肩挑及非领导职务序列重大改革,深化干部岗位设置与分类管理、干部公选等改革,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建设一支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勤政廉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壮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到2015年实现学生党员规模达到学生人数的5%以上,青年教师党员占60%以上。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成立“党委决策咨询委员会”等专家组织;稳步推进院务、党务以及系务公开;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院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政策咨询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民主管理的新形式,推动学院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各院系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各党支部为单位的理论学习组三级理论学习制度,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实行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级目标管理考核,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机制。成立各院系二级党校,积极开展党员和骨干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依托,建立各院系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网络。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为加快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培养和造就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合格人才。

——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三项规定,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与管理,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意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对有关部门在采购、招标、审核、决算、支出以及招生考试等重要环节、重要方面的制约与监督制度。全力提高廉政自律,勤政高效,稳安和谐的整体水平。

(十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合作办学水平。

“十二五”期间,学院坚持按照“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引进理念、提升水平”的工作思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强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工作上台阶、质量上水平。

——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按照“中西结合、为我所用”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国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根本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积极与发达国家职业院校开展广泛的交流,创建国际化特色专业。有针对性地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引进国外优质课程、教师、教材等资源。

——构建良好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按照“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思路,通过与国外知名大学、职业教育教学科研机构的广泛联系,不断拓宽国际化视野,积极寻求共同点,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对象,为学院广泛深入的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搭建良好的平台。

——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制定教师国外培训计划,积极鼓励参加国家公派项目、“西部项目”,选送教师到国外攻读学位、考察学习和访问研修,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开展培训,传授国外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经验、课程建设与改革成果等,引导教师了解、熟悉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积极争取优势合作项目,实现国际合作教育的新突破。充分挖发挥国际学院的作用,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英语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为选送优秀生留学深造创造条件。积极吸引国外留学生来学院学习、研修、交流。按照“2+1”、“3+1”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合作办学,积极选择、争取具有学院特色、符合学生实际的合作项目,不断扩大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通过5年的积极努力,实现我院学生海外实习、留学、双向交流500名的目标。

、保障措施

(一)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规划实施提供思想保障。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学习讨论活动,引导全院师生员工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全面认清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院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加快学院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为规划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二)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为规划实施提供机制保障。深化学院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健全民主监督与决策,建立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并切合学院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增强院系处室和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开展党政管理科研立项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成为管理的示范。保证学院规范管理、高效运转,为规划实施提供机制保障。

(三)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团队合力,为规划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驾驭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建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成本降低、节能减耗。调动、保护和发挥好院内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以及党外知识分子、学科带头人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为规划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四)多方筹措资金,创新财务管理,为规划实施提供财力保障。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积极争取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基本建设经费、专项经费、财政性补贴等各种财政补助;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学院建设,通过引进企业资金、社会投资等多种形式改善教学和实训条件,不断拓宽办学投入渠道;努力扩大科研推广、社会服务和各类培训的回报率,不断增加办学效益。改革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监管,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领导,为规划实施提供组织保障。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建设项目指导、检查、监督工作,根据规划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项目成立子规划实施工作小组,负责各专项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组织落实规划的各项任务,完成各类规划既定指标。

(六)建立考评监督机制,保障规划规范有序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及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通过专项规划、年度工作要点和部门工作计划对学院十二五规划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安排,细化目标责任,加强对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效的监督与考核,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结果公示,根据监督考核结果严格实行奖惩与责任追究制,确保规划任务的全面落实与按期完成,为创建全国一流职业大学提供坚强支撑。

七、实施说明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由本规划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与社会服务、继续教育与培训、校园基本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6个单项规划组成。本规划经教代会审议、党委会议审定,报省教育厅审批后施行。

本规划由学院党委领导下的学院“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上一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章程

关闭